网站首页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两优一先”风采录】文韵传薪火,红心铸党魂:中文系-北方流人文化研究中心教师联合党支部

发布日期:2025-09-10  点击量:

编者按:在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校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担当有为、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激励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学校党委推出“两优一先”风采录系列报道,旨在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向先进看齐,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以实干、担当、笃行为党旗增光添彩,为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文系-北方流人文化研究中心教师联合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1名,11人具有博士学位,在读博士3人。近年来,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遵循校院两级党委重点工作任务,将党建与专业、学科、学生培养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不断提升专业党建工作质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支部在2022年获批学校新时代党建特色品牌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5年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五学联动”强信念,深悟思想筑根基

支部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积极践行“七个有力”标准,夯实基层党建根基,不断提升支部组织力和凝聚力。从严从实抓理论学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特色活动,不断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和吸引力。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支部书记领学、支部班子带头学、支部成员结对学、支部大会集中学、党员自学的五级联动学习模式,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成员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支部精心策划经典交流分享会、原典读书会,系统提升党员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文化底蕴。2024年完成学校新时代党建特色品牌“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专家组评审意见为该品牌多渠道多形式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践效果彰显,达到预期目标。

二、党建引领铸师魂文化传承践初心

支部教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时刻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为行动指南。践行“为人,为学,为师”教风,2名教师获得黑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二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黑龙江省第四届教师教学能力创新大赛二等奖。1名教师获得学校第二届高等学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

支部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特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融入党员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推进党员教师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支部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属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资助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8篇。高质量科研成果有效反哺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支部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严格规范党员发展流程,确保发展质量,鼓励党员参与社会服务。3名教师顺利考取博士研究生,引进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1名,1名教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为支部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支部3名教师受邀进行2024年希望工程“快乐阅读伴成长”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导读师培训班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阅读技能讲座。不仅扩大了专业影响力,而且有效服务了地方文化建设实际需要。

支部以“人文敦品,实践强能”为理念,坚持“通专结合,发展创新”为导向,坚持德能并重,重视文化传承,发扬老一辈中文人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教书育人使命。2025年1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支部全体成员牺牲假期休息时间,分工协作撰写师范专业认证中期审核报告、整理佐证材料、扫描文件上传系统,最终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充分展现了支部成员在关键时刻团结一心、无私奉献、共克艰难、实干建新功的昂扬精神面貌。

三、校地联动谱新篇,为党育人担使命

支部严把教师党员“思想关”“能力关”与“贡献关”,积极打造“红心铸党魂”特色育人项目,广泛开展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借助校地支部联动,构建“高校+中小学+街道社区”的党建合作育人模式,与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团委联合,开辟街道社区、法院、营商局、教育局等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锻炼平台。为更好地推进师范生实习实践,与齐齐哈尔中学、齐齐哈尔第二十八中学、齐齐哈尔第三中学、LETOU国际米兰官网附属中学、齐齐哈尔恒昌中学等建立实习基地并签署协议,让共建单位中的标兵模范、师德先进个人、教学能手走进学生,通过开展讲座、指导学习、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做好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学生培养成效显著,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六二八”实践教学模式,《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媒体均给予报道和高度评价。

支部将学风建设纳入工作重点,推动学风建设常态化,引导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氛围,在全体支部教师共同努力下,近三年考研取得了良好成绩,每年均有25名左右同学顺利考取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省内外高校。更多同学签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部聚集着一批挚爱教育、无私奉献的教师,他们厚德载物、知行合一、志存高远、师生共进,谱写着一曲曲素质教育的华章。

(图文/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杜海权)